关于戴维·欣顿
利思·托尼诺
戴维·欣顿对古代中国诗歌的兴趣源于他青年时期对生态、东方宗教和美国西海岸风景诗人的痴迷。1981年,他在康奈尔大学获得诗歌艺术硕士学位。就在他忙于自己的诗歌创作时,偶然读到八世纪中国诗人杜甫的作品,据说杜甫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抒情诗人。起初,欣顿对杜甫并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但后来他在纽约公共图书馆东方馆藏里发现一本书,书里收了这位诗人三十六首诗的英译文,用不同方式翻译的,有的是字对字的,有的是更富有诗意的,有的是散文体的。他所读的这些译文没有充分再现原诗的意图,他很快就自己翻译起来。他回到康奈尔去学习汉语,然后又去台湾继续做语言研究,1984年干脆搬到那里去住。
在回到美国之后的几十年里,欣顿沉浸在杜甫、李白、王维和许多其他诗人的诗歌里,学习用英语再现他们的声音。他认识到,翻译完全是消失在另一个作者的作品里,而谦虚是关键。“任何人把我描绘成具有圣人智慧的大师都会让我感到不安,”他写道。但当他谈及可追述到3,500年前并饱含道家思想和禅宗(谈到禅,美国人对它的日本名称Zen更熟悉)哲学的中国诗歌传统的精神基础时,他显得真是学识渊博,慷慨激昂。欣顿常把道教和禅看作是一个精神传统,因为禅是道教的延伸,两种哲学都集中在通过感官可以认知的世界上,而不是集中在来世或抽象的精神领域。禅一道只有“万物”,即形形色色的不断变化的现实,而我们则是这个现实的一部分。
欣顿偶尔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和柏林的弗赖大学任教,但他主要是在学术界以外开拓了自己的事业。他创作了试验性史诗《化石天空》和一本散文集《饥饿的山:精神与文学实地指南》,是关于中国的精神生态以及他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多次爬山的经历。然而,他以翻译山水诗人闻名,这些译诗皆收录在《以山为家:古代中国的隐逸诗》里。他也是一个多世纪以来首个将四部中国经典哲学著作——《道德经》《论语》《孟子》和《庄子》——译成英语的人。
我是在欣顿的小房子外面采访的他,房子位于佛蒙特州东卡莱的一条死头的土路上。他高高的个子,细瘦的身材,一头灰白卷发,站在沿草地斜坡垒起来的石板台阶上头迎接我。为了支付生活费用,他多年来兼做石匠,房子周围的美化能证明他的手艺和审美悟性。我注意到阳光下晾着一双湿漉漉的皮靴,又看见他光着两只脚。他说是因为他和女儿徒步旅行时踏进了一条小河里。
那是一个温暖的、安静的夏天的午后。我们坐在屋后的露台上,边谈边看小鸟和白云。
欣顿的嗓音低沉而沙哑,回答问题时总是先停顿一会儿。他用惊异的眼光看世界,而且既理智又实际。我们谈了将近两个小时,我给录音机更换电池时,他悄悄走到不远处的花园里,拔了一棵野草,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又走到另一个花园。我有种感觉,要是我不喊他回来,他会悠然自得地一直遛下去。
(刘士聪 译) |
|部落|Archiver|英文巴士 ( 渝ICP备10012431号-2 )
GMT+8, 2016-9-12 06:26 , Processed in 0.07008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