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新闻发布会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2321.html
时间:2021年9月28日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2321.html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2321.html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并介绍解读这部白皮书。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先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吉喆先生,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刘焕鑫先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先生。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2321.html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2321.html
下面,我们先请徐麟先生发布白皮书。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2321.html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2321.html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徐麟]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2321.html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2321.html
今天,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白皮书回顾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不平凡历程,介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展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是一部记录和反映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索实践的重要文献。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2321.html
白皮书分为前言、正文、结束语三个部分,共3.2万余字。正文分为“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小康是奋斗出来的小康”“中国全面小康的世界意义”五个部分,系统阐述中国的全面小康是什么、又是如何建成的。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和夙愿。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典籍《诗经》里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诗句,《礼记·礼运》描绘了小康的理想社会状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初心使命,立志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白皮书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顽强拼搏、接续奋斗,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不断实现;介绍了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指挥、亲自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战贫困、促改革、抗疫情、治污染、化风险,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出了关键一步。白皮书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能力和力量。
第二,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全面小康,重在全面,也难在全面。中国在小康社会建设中,注重把握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一体推进、协调发展,着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白皮书围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更加繁荣发展、民生福祉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等方面,用大量事实和数据描述了全面小康的图景。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既有个人层面的,也有国家和社会层面的;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展示了全面小康的多领域、多维度、全方位。
第三,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小康大业,富民为本。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目标,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区域落下,不让一个民族滞后,让全面小康的阳光照亮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让56个民族、14亿多中国人民共同享有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白皮书围绕人口全面覆盖、区域全面覆盖,介绍了中国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进小康;介绍了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与城镇双轮驱动、相辅相成、齐头并进;介绍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形成了东西南北中纵横联动,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白皮书指出,中国的全面小康,体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发展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第四,全面小康是奋斗出来的小康。中国是有着14亿多人口、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好日子等不来、要不来,唯有奋斗,别无他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实现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小康。白皮书围绕为人民奋斗、科学奋斗、艰苦奋斗、接续奋斗,从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制定正确路线和政策策略、在改革开放中推进发展、几代人苦干实干等方面,介绍了小康社会建设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奋斗历程。白皮书指出,中国的全面小康是中国人民辛辛苦苦干出来的,小康美好生活是人民创造的,小康壮丽史诗是人民书写的。白皮书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全面小康。
第五,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发展自己、也贡献世界。世界好,中国才能更好;中国好,世界才会更好。不断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不断发展进步的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注入了正能量。白皮书指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社会更稳定,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巨大贡献;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版图,为人类走向现代化探索了新路径。白皮书强调,未来之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中国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白皮书指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紧密团结,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同心奋斗,中国一定能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人民一定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华民族一定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陈文俊] 谢谢徐麟先生,下面我们进入提问环节,欢迎各位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今天发布的白皮书的重要关键词是全面小康,请问如何理解和定义全面小康?是否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刚才您也提到了,小康大业、富民为本,那么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是否会得到实质性改善,又如何量化?谢谢。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 赵辰昕]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您提问的水平很高,说得不长,但是里面包含的内容很多。我理解,问题里面有“全面小康”到底是什么含义,评价的指标包括什么,老百姓的民生福祉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就从这三个角度一一来作一个回答。
首先,关于如何理解全面小康。白皮书开篇第一句,刚才徐麟部长也重点强调,“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和夙愿”。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的攻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理念,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全面”两个字。这里的“全面”,我想,既指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也指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还指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在成效上,全面小康就是要突出解决好短板弱项,推动实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此,白皮书都作了非常详尽地阐述,我相信,大家细看白皮书,会有更多的了解和发现。
第二,关于评价指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也就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九大又全面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内外因素,作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指挥、亲自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刚才徐麟副部长也强调,这些年来,我们战贫困、促改革、抗疫情、治污染、化风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有目共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特别是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我想,这也是全面小康最具有标志性的指标。
第三,关于民生福祉。全面小康,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简单说几个数字: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71元,到2020年已经达到32189元,这是巨大的变化;我们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也分别由1978年的57.5%和67.7%,现在已经下降到29.2%和32.7%。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人们对生活品质、品位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衣食住行也在不断升级,消费结构实现了从生存型向发展型、改善型的过渡,吃穿用有余,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已经进入到寻常百姓家,餐饮、健康、教育、旅游、文娱等服务性消费也在持续性快速增长,就业、教育、社保、医疗、社会治理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有效保障。这些变化在白皮书当中有大量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可以佐证。希望大家细看白皮书,有更多的了解,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 贫富差距现在有多大?国家会怎样控制、缩小贫富差距?税务方面的政策会不会起大的作用?谢谢。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宁吉喆]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是贫困现象不断减少的过程,也是人民日益富裕起来的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持续跃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改善。虽然存在贫富差距,但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趋于缩小。
一是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明显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从收入增长上看,2011—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0.6%,年均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8个百分点。从城乡居民收入比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2.99下降到2020年的2.56,累计下降0.43。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与2019年相比下降0.08,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下降最快的一年。
二是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逐年下降。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作用下,地区收入差距随地区发展差距缩小而缩小。2011—2020年,收入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逐年下降,收入比由2011年的4.62(上海与西藏居民收入之比)降低到2020年的3.55(上海与甘肃居民收入之比),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2020年,东部与西部、中部与西部、东北与西部地区的收入之比分别为1.62、1.07、1.11,分别比2013年下降0.08、0.03和0.18。
三是不同群体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总体缩小。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通常用居民收入来计算,也用消费支出来计算,世界银行对这两种指标都进行了计算。按居民收入计算,近十几年我国基尼系数总体呈波动下降态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在2008年达到最高点0.491后,2009年至今呈现波动下降态势,2020年降至0.468,累计下降0.023。同时居民收入分配调节在加大。“十三五”时期,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年均增长10.1%,快于居民总体收入的增长。还要看到,在世界银行数据库中,2016年中国消费基尼系数为0.385,比当年收入基尼系数0.465低0.080,而消费的数据更直接地反映了居民实际生活水平。
四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看居民收入,不仅要看家庭可支配收入,还要看政府为改善民生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成效明显,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目前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国已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教育公平和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2%。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改善,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卫生健康支出1.92万亿元。人民群众通过自己劳动得到的收入、经营得到的收入、转移支付得到的收入在增加。同时,有一些收入并没有进入家庭,而是通过公共服务提供给广大群众,这在我们这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这方面各部门各地区做的工作尤其多。
“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控制和缩小贫富差距,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通过发展经济、辛勤劳动、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同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你刚才专门提到税收,税收在分配当中已经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初次分配,还是在再分配、三次分配当中,都要发挥好税收杠杆的作用。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中国在2020年底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今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下一步将在高质量发展中来促进共同富裕。请问怎样看待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谢谢。
[徐麟] 谢谢你的提问。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就是按照这样一个奋斗目标积极作出努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共同富裕,贯穿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不平凡历程,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体现了我们党对解决贫富问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深化。
一方面,这三者相互联系、内在一致。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共同富裕,都是中国共产党适应时代发展、顺应人民期待所确立的发展目标,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统一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也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彰显了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具体来说,一是这三者都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党的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二是三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都注重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都强调“一个也不能少”;三是这三者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另外,三者都必须以发展为基础,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要靠奋斗凝聚力量,团结奋斗。这是三者共性的方面。
另一方面,三者又各有侧重、有所不同。从内容特征看,三者内涵不同、不断丰富。脱贫攻坚是为了消除绝对贫困,解决贫困问题;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推进,让老百姓的日子能够过得更好;共同富裕既是物质上的富有,也是精神上的富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实现。
从目标任务看,三者是梯次推进、循序渐进。脱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和底线任务,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保证全面小康的“成色”。全面小康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只有实现全面小康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扎实基础。共同富裕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目的所在,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巩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成果,更加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目前,正像您刚才提问中讲到的,我们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们将不断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近几年来,我们感受到生活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注意到社会上存在一些说法,比如说老百姓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这些现实问题存在一些困难,请问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谢谢。
[赵辰昕]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感谢您的提问。我觉得您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老百姓确实目前还在一些直接现实的问题上有一些困难、有一些诉求,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看,如何来解决?
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不断下力气来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14亿多中国人民开始过上了几千年梦寐以求的好日子,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了有效保障,也较好地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没有终点的,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您刚才提到的老百姓在看病、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一些直接的利益问题和诉求,我们认真分析后感到,当前群众反映的这些诉求,更多的是上好学难、看良医难、住好房难,是在“有没有”的问题已经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之后出现的“好不好”的问题,是新发展阶段的民生新烦恼。这些问题说明,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后,民生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条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日益广泛,对收入稳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改善等有了更多更高层次的需求。那么,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适应这些民生需求的新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做雪中送炭的实务,努力把民生保障的好事做得更实,把纾困解忧的实事做得更好。
在公共服务领域,今后五年,我们将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牢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科学合理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全方位调动政府、社会和市场,以及公民个人等多方面力量,补短板、强弱项和提质量,以期最终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这样一个更好的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两个方面来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政府重点是保基本促均等。我们会紧扣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扎实履行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职责,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标准体系,优化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全体公民都能够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坚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另一方面,要多元扩供给促普惠。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国有经济等多元主体参与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断丰富服务供给,有效降低服务成本,逐步实现非基本公共服务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实现供需动态均衡、服务普惠享有。
通过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分,明晰权责、突出重点,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民生保障最急需、最迫切的领域,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这样我们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高效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难点、痛点和堵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民生改善始终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谢谢。
[新华社记者] 我们经常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胜利后,现在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请问从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这些年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安排?
[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刘焕鑫]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感谢记者朋友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部署,经过近四年的努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取得重要成果。一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今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夏粮、早稻双双增产,秋粮增产趋势明显,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有良好的基础,生猪产能已全面恢复,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二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提高到2.4:1,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三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今年建立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认定的500多万易返贫致贫人口进行精准帮扶、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四是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动力电、硬化路、4G网基本实现村村通,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今年又制定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力争“十四五”时期乡村面貌再有新的变化。五是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建立,积分制、清单制、数字赋能等治理方式在各地创新发展,移风易俗持续推进,文明乡风加快培育。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稳定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生动体现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农业农村仍是薄弱环节,是短板和弱项。近年来,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但目前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任务十分艰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不断优化政策供给,拓展增收渠道,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再上新台阶,让亿万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不掉队。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是通过四条途径:
第一,通过产业振兴增收入。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目前,农民的经营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1/3左右,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通过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要向高质量农产品要收入,向产业链要收入,向降成本要收入。
第二,通过扩大就业增收入。工资性收入占比超过4成,是农民收入的大头。一方面,要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落实好财政、金融、用地、人才等扶持政策,形成创新带创业、创业带就业、就业促增收的格局,让农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另一方面,促进外出务工就业增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完善就业支持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工稳岗就业。
第三,深化改革增收入。现在农村还有大量的“沉睡”资源,这是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潜力所在,要通过改革来激活。
第四,完善政策增收入。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是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的重要内容。要重点关注两类群体:一类是小农户,要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稳定和加强农民种粮补贴,按时足额把惠农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另一类是低收入农户,建立健全常态化帮扶机制,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谢谢。
[CNBC记者] 中国的一线城市发展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一线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是什么?谢谢。
[宁吉喆]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及其他超大特大城市经济大幅增长、人口显著增加、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撑,也日益成为人民安居乐业、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同时,这些城市也存在交通拥堵、房价高企、发展受限等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城市病”。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困难、成长中的烦恼。至于在养老社保方面,一线城市总体水平并不差,几个一线城市人均期望寿命都在80岁以上,名列各类城市前茅。需要改进的是控制成本、改善服务。“十四五”规划《纲要》对于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提升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等进行了规划部署,有以下几点。
一是促进超大特大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统筹兼顾经济、生活、生态、安全等多元需要,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开发建设方式,加强城市治理风险防控。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入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更加注重民生,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同时,进一步强化超大特大城市的中心辐射作用,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二是合理降低超大特大城市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要科学规划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公共资源,加强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比如,北京将立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定位,建设和谐、宜居、美丽的大国首都。同时,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着力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加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监测和联防联控,发挥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带动津冀传统行业改造升级,提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优化提升超大特大城市核心竞争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率先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提升综合能级与国际竞争力。比如,上海将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发挥在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为引领,不断推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能级跃升,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服务,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又如,深圳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引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推进前海、河套等粤港重大合作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先行先试,充分发挥深圳在大湾区建设中核心引擎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广州也要发挥在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等。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我们这些年感觉到物质生活进步的同时,也感觉到精神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请问您如何评价?下一步,我国将采取哪些政策举措,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使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更加精彩?谢谢。
[徐麟]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中国的全面小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既是仓廪实、衣食足,也是知礼节、明荣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在物质上富了起来,而且在精神上强了起来。
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表现为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更加活跃。
一是精神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图书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文艺创作方面有很大进展。图书出版加强优质内容供给,精品图书越来越多,现在全民阅读活动也广泛开展,目前中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达到81.3%。再比如,这几年中国电影快速发展,全国电影荧幕已经达到8万块,这个数量在全球是排在第一位的;电影创作高质量发展,像《我和我的祖国》《金刚川》《革命者》《流浪地球》等既叫好又叫座的大片不断涌现;电影票房收入也在逐年增加,2018年首次突破600亿元大关,2019年达到642亿多元、处于世界第二位,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票房收入都下来了,但是去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超过204亿元、在全球列第一,今年1-8月我国电影票房收入超过320亿元、达到328亿元,继续位列第一。这些,都反映了精神文化方面的变化。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增强。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到去年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超过3200个,博物馆超过5700个,美术馆超过600个,文化馆超过33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超过32000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到57.5万个。而且,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基本实现免费或者低价开放,还有更多的高标准文化设施正在建设中。
三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旅游很重要的是有“钱”和有“闲”的结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钱”有“闲”,“说走就走”成为现实,“诗与远方”触手可及,人们在旅游中领略大好河山、感悟中国之美。2019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超过60亿,旅游总收入达到5.7万亿元。
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变化,还表现为,国家的发展强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显著增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从百年前受奴役受压迫,到现在可以平视世界,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由内而外的深刻变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极大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新时代奋斗精神广泛得到弘扬,孝亲敬老、敬业乐群、扶危济困、扶正扬善、见义勇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全社会充满向美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今天,中国人民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规则意识、市场意识等现代观念显著增强,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风尚。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挑战,中国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攻克一道道难关,战胜一个个困难,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就有了更多的期盼和更好的要求。共同富裕既是物质上富有,也是精神上富足。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文化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在三方面下功夫,一个是普惠性,一个是多样化,一个是品质化,不断提升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普惠性,就是注重均衡和均等,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消除城乡和区域的差距,更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让更多人参与文化创造,更多人享有文化滋养。多样化,就是针对人们求知求美求乐等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针对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供给能力,使文化产品极大丰富。品质化,就是努力打造高品质、高格调、接地气,能够浸润心灵、引领时代的精品力作、经典名作和传世佳作,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让人们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谢谢。
[日本电视网记者] 在中国的少子化与老龄化加速增长的背景下,有消息指出,可能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也会产生影响。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以继续保持全面小康社会吗?谢谢。
[宁吉喆]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谢谢你。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和总量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2020年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了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这个成果已经公布了。虽然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有所放缓,总和生育率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但总体上看,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人才红利优势后发,人口健康水平不断提升。随着人口政策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仍然具备较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是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我国仍然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总量仍然保持增长,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仍然庞大,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8.8亿人,还有3亿多育龄妇女,每年能保持1000多万的出生人口规模。2020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仍达2.86亿。人口数量增长产生的红利仍然存在,劳动力资源仍然较为充沛,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口红利支撑。
二是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红利新的优势逐步显现。过去十年,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2020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75年,比2010年的9.67年提高了1.08。教育事业过去十年大发展,其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2.08亿人,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达到23.61%,比2010年大幅提高了11.27个百分点。人才规模比重上升了超过10个百分点,翻了近一倍。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人才红利支撑。
三是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改善,劳动力资源条件优化。健康既是福祉,也是生产力。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我国人口身体素质明显提高。2019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7.3岁,比2010年提高2.47岁,这个提高幅度也是很大的。中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总体改善,现在有许多人虽然已经达到了老年,但是身体素质还是相当好。2020年,我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也分别下降至5.4‰和16.9/10万,两端年龄人口的身体素质都改善了。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总体上还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的成绩,也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劳动力投入支持。同样是劳动力,身体健康程度改善了,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发挥作用。
四是少儿人口数量和比重上升,新一代劳动力资源正在成长。“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明显回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少儿人口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今年国家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助于促进出生人口增加,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全面小康意味着消费更加活跃,消费水平和质量更高,请问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如何促进消费进一步提升?谢谢。
[赵辰昕]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谢谢您的问题,您也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消费的事大家都很关注。近年来,我国消费的规模确实还在稳步扩大,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业态日益丰富,环境在逐步改善,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得到不断满足。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第一次超过了2万元,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达到了45.9%,接近一半了,比2015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到2019年,消费已经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在持续显现,消费需求也在持续稳定恢复。未来,随着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扩大内需战略稳步实施,共同富裕扎实推进,中等收入群体持续壮大,消费领域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也在不断涌现。我想,我国消费规模还会继续扩大,消费升级的整体步伐不会放缓,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消费意愿日益释放的大势是不会改变的。
下一步,要在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统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着力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总量扩大和质量改善。具体会从五个方面来推动消费扩大和升级的工作。
第一,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活物资保障体系,适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增加居民收入与减负并举,创新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的促进机制,稳步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第二,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打造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引导企业增加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充分利用各类消费平台,把我们已经形成品牌的一些活动继续搞好,要充分发挥这些活动的作用,包括中国品牌日活动、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双品网购节”等活动。另外,还要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通过这些活动,集聚国内国际优质消费资源,更好地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中高端消费需求。
第三,释放消费新动能。培育壮大新型消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分批次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大力推动绿色消费,鼓励绿色消费引导绿色生产,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形成绿色消费结构,提升居民对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意愿。
第四,扩大农村消费。大力提升电商、快递进农村综合水平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健全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这些基础条件满足了,农村老百姓的消费意愿也是很高的。加快发展乡镇生活服务,推动农村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产业化,要用这几化进行改造。
第五,优化消费环境。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加强消费信用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深入规范市场秩序,强化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我们要营造安全、诚信、放心的消费环境。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去年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不是很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会为世界经济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谢谢。
[宁吉喆]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繁荣了经济、改善了民生,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巨大贡献。同时,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动力、创造了机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首先,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刚才徐主任已经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2020年又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减贫目标,14亿多中国人民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事件。在近年来,世界贫困人口不减反增、全球减贫事业遭遇瓶颈的背景下,中国减贫取得的成就,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第二,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复苏提供了拉动力量。从2006年起,我国已连续15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这是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2.7%,不仅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和贸易复苏的重要力量,而且为维护全球供应体系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年多来,中国已向世界供应口罩数千亿只、疫苗十几亿剂,有力支持了各国抗疫发展。
第三,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随着我们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市场的潜力将日益迸发,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更有力的合作契机和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据测算,今后五年,中国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货物将超过10万亿美元,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将超过5500亿美元,这必将为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和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最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展了新的途径。经过新中国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经济面貌从一穷二白到总量全球第二,中国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大大提升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2019年起,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这使得世界上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经济体人口总量又增加了14亿人,接近30亿人,翻了近一番,这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福音。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给世界上那些既想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谢谢。
[陈文俊]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