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赛事宗旨及主题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6012.html
在AI重塑学术研究范式的时代背景下,学术英语能力已成为大学生专业发展与科研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学术交流的基础载体,学术英语词汇不仅构建了学科知识体系的语言框架,更是实现国际前沿成果精准理解与高效产出的关键工具。为应对AI时代对学术英语能力的多维需求,第十届“复旦社杯”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赛以“AI赋能学术:专业学习与科研创新”为主题,旨在提升高校大学生学术英语水平,增强学生对学术英语词汇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创新。本次赛事不仅关注传统学术词汇的学习,更将AI相关术语融入测试内容,帮助学生了解AI时代如何优化学术英语表达,以此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培育大学生的未来学术素养。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6012.html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6012.html
二、举办单位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6012.html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6012.html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出版社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6012.html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6012.html
学术支持: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复旦新学术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6012.html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6012.html
技术支持:超星学习通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6012.html
协会支持(按首字母拼音顺序排序):
福建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广东省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广西高校外语教育专业委员会(广西翻译协会)
湖北省高教学会大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海南省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海南省外语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吉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辽宁省外国语协会高职高专委员会
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大学外语教育专委会
上海市外文学会高职高专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云南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
三、参赛资格
本次比赛面向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高职高专学生。对学术英语感兴趣或已参与学术英语及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如国际会议交流等)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四、参赛费用
本次赛事为公益活动,不向参赛者收取任何报名费用。
五、赛事组别
为满足以满足不同学术水平学生的需求,本次赛事分为:
本科和研究生组;
高职高专组。
六、赛事形式及流程安排
赛事全程线上进行(超星学习通APP);
赛事动态可关注“复旦新学术”微信公众号或学习通APP的大赛专区。
赛事日程
报名时间:2025年3月7日~4月23日
赛前模考:2025年4月25日(周五)
初赛:2025年4月26日、27日(周六、周日)
复赛:2025年5月17日(周六)
决赛:2025年5月24日(周六)
证书发放:2025年6月~8月
七、测试范围
比赛词汇范围基于《上海通用学术英语参考词表(修订版)》,见附录。该词表由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包含9502个词汇,覆盖多个重要词汇集合:1)BNC3000词族100%,2)AWL词族100%,3)雅思核心词汇90%,4)托福核心词汇89%,5)四、六级词汇99%,6)欧框词汇85%和 7)AVL词汇100%。
八、测试内容
考察参赛者学术英语词汇的广度即词汇量大小,和深度如词义变化、词汇搭配和词汇应用能力等。本次赛事词汇内容除来自学术文章和学术期刊论文的跨学科通用学术词汇外,还涉及人工智能术语和基本功能,以便在促进学生学术词汇学习的同时,了解如何用AI工具赋能我们学生的学术学习。考试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
九、奖项设置及评奖标准
(一)学生奖项
赛事所有参赛学生赛题难度一致,比赛成绩按组别统计并划分奖项。
1.初赛
初赛后进入复赛即为优胜奖。组委会根据初赛成绩结果,综合考虑比赛题目的难易度并对比历史数据,划定分数线,确定复赛资格。
2.复赛
决出比赛各组别的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以参赛总人数评定。
一等奖为复赛成绩在组别前2%的参赛者;
二等奖为复赛成绩在组别前3%~5%的参赛者;
三等奖为复赛成绩在组别前6%~9%的参赛者。
3.决赛
所有在复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可参加决赛。
决赛规则:决赛题目数量不限,每人有三次错题的机会,答错第四次将自动交卷显示分数,如果超时也算答错一次。从坚持到最后的选手中选出20名全国特等奖获得者,授予“学术英语词汇之星”称号。评选出“学术英语词汇之星”特等奖(不分组别),并颁发相应奖品。
所有获奖者将通过学习通APP获得电子版第十届“复旦社杯”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赛证书。如需纸质证书,可支付快递费和工本费获取,详见赛后通知。
(二)教师奖项
一、二、三等奖获得者的指导教师将获得相应的指导教师奖项证书,指导教师获奖证书须由院校指定的唯一负责人统一提交申领,个人无法直接申请。负责人需在赛事结束后登录学习通平台填报指导教师名单,逾期视为放弃。详见“报名方式→院校负责人申请”说明。
根据学校报名人数和成绩,将为表现突出的院校颁发优秀组织奖。
十、报名方式
(一)参赛者报名
1.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登录学习通,学习通扫码填写报名表。
①扫码下载学习通APP并登录;
②学习通扫码填写报名表。
2.参赛者需正确填写院校名称,比赛成绩将计入院校统计名单供院校负责人查询导出。
3.报名表提交后仅可在当前界面修改一次,该报名信息将作为准考证信息,准考证生成后,信息不可修改。
4.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4月23日。
(二)院校负责人申请
1.以学校(或院、系)为单位,指派一名负责教师,扫码并登录学习通账号,填写负责人申请表单,并提供有院校盖章的负责人证明。
①扫码下载学习通APP并登录;
②学习通扫码填写负责人申请。
2.申请通过后,负责人在学习通收件箱中会收到通过的提示,可管理本校参赛事务:
(1)查询本校学生报名、参赛和获奖情况;
(2)所有赛事结束后,修改并上报本校获奖学生的指导教师名单,获取教师奖项证书。
3.负责人申请截止到2025年8月31日,逾期不再受理。
十一、联系方式
登录学习通APP,首页右上角,输入邀请码qq92516,进入大赛专区。
十二、比赛准则
为维护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参赛者必须遵守比赛道德规范,诚实进行比赛,保证参赛身份的真实性,不得冒用他人身份参赛,如有虚假,将取消比赛资格。
线上考试将采取技术手段监测比赛过程,禁止学生多终端进行考试;指定考试终端为手机APP,考生只能使用手机登录学习通APP进行考试,满足线上考试需求;在考试过程中对学生作答终端进行切屏控制;采用线上监考模式,监考人员实时对考生进行考场巡查。考试过程中系统将不定时抓拍监控和切屏控制,监考人员若发现任何异常,有权提醒考生注意或要求考生开启直播,若考生不配合监考工作次数超过3次(含3次),监考人员有权强制收卷并以“作弊”标记论处。
十三、其他事项
主办方保留对比赛规则的最终解释权;
主办方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比赛流程和奖项设置。
附录:大赛章程文件、《上海通用学术英语参考词表(修订版)》等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