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大赛参赛人数达历年之最,优秀译文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我们从中体味了参赛者的努力和追求,欣赏了青年学子的学识和才华,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是青年译者的一个共同倾向,即对翻译标准的认识还不够清晰。这主要表现在对“信达雅”标准之“雅”的片面认识,以及因此而导致的译文对“雅”的片面追求。
有参赛者在《英语世界》新浪博客“第五届大赛启事”栏留言道:“感觉英语世界翻译比赛评选标准主要侧重翻译的‘信’,对‘达’‘雅’不是很强调。只有信达雅同时兼顾才能真正选拔出高水平的译文,特别是今年的比赛内容是散文,属于文学作品,更应该强调‘雅’。”其实我们评选优秀译文历来注重“信达雅”兼顾。那为何有人会觉得我们侧重“信”呢?以本届参赛译文作参照,我们发现这种误解源于参赛者对“信达雅”标准的认识偏差,不少青年译者都以为,“信达雅”之“雅”是指文词优雅。鉴于此,我们在具体评析参赛译文之前,先来重新认识一下“信达雅”,尤其是“信达雅”之“雅”。
被后人奉作翻译标准的“信达雅”,由严复于1898年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钱锺书考证说这三个字出自支谦《法句经序》1,鲁迅考证说严复为译书“曾经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2,严复在《译例言》中引鸠摩罗什语“学我者病”而自谦,这都证明他的确师从前辈译经大师,因此他不会不知道译经大师们所说的“雅”之通常所指。而在佛经翻译家的词典中,“雅”字多有“正”“朴”“不艳”或“不丽巧”等意思,如“辞旨雅密,正而不艳”;“音近雅质,敦兮若朴”;“与其巧便,宁守雅正”;“胡文雅质,按本译之,于丽巧不足,朴正有余矣”3等等。在古代汉语中,“信达雅”三字的本义是:信者,言真也;达者,通到也;雅者,正也4。严复在其《天演论·译例言》中说的是“信达之外,求其尔雅”,这证明“信达雅”之“雅”是指“尔雅”,而非当今青年译者所理解的“优雅”。那“尔雅”是什么意思呢?《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曰:“尔雅者,谓近于雅正也。”那“雅正”又指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告诉我们,雅正即“合规范;纯正”,而且该词典对“雅”字的5项释义中也无“优雅”之义。所以,作为翻译标准,“信达雅”三字的本意是:信者,言真也;言真者,语不伪也。达者,通到也;通到者,至也;至者,及而不过也。雅者,正也;正者,语言规范也;语言规范者,章无疵,句无玷,字不妄也。由此可见,“信达雅”是个不容分割的整体,是一个标准之三维坐标,这三维坐标的关系是:译文要“信”,辞必“达”意,辞要“达”意,必求“雅”正5。因此,若以“信达雅”作翻译标准,就只能“信达雅同时兼顾”,不可能刻意去强调某一方面。去年我们在译文评析中曾引用钱锺书的话:“译文达而不信者有之矣,未有不达而能信者也。”如今明确了“雅”之所指,我们可以补充说:译文雅而不达者有之矣,未有不雅而能达者也。下面我们就结合参赛译文来说明这点。
翻译家李文俊指出:“过火是有才能的青年翻译家的通病,他肚子里有太多的文词,巴不得全都端出来,好露一手。”6“过火”实际上也是“不达”(过犹不及),而我们的部分参赛者也有“过火”的毛病,或求文词优雅而改变原文本义,或求文采飞扬而改变原作者的叙事抒情方式(包括随意增添)。例如:原文说
My parents’ divorce was final(我父母离婚已成定局),译文却说“我父母离婚已是覆水难收”或“余父去妻之念已决”;原文说 boxes, furniture, and memories(纸箱、家具和记忆),译文却说“纸盒、家具和剪不断理还乱的回忆”;原文说 The sunlight(阳光),译文却说“金色光线”;原文说 Like a fluorescent river(像条荧光闪闪的河),译文却说“宛若星河”;原文说 flooded the
cracks…(淹没了……裂缝),译文却说“在……罅隙里泛滥成灾”;原文说 wondered(想知道),译文却说“忍不住思绪纷飞”;原文说 hummed the elegy(哼唱挽歌),译文却说“浅唱低吟着挽歌”或“挽出一曲沉沉哀歌”;原文说
sat down on the step(在台阶上坐下),译文却说“拾级而坐”;原文说 committed the
good ones to my mind(把美好的记忆存入我的脑海),译文却说“美好往昔历历在目,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原文说 I felt as vacant as the house inside(我感到心里像那幢房子一样空荡荡的),译文却说“我的内心却如那屋子般空荡荡,魂不知所归”;原文说 I noticed, for the first time(我第一次注意到),译文却说“我有史以来第一次觉得”;原文说 was a bit too late for this family(对这个家来说有点为时太晚),译文却说“对这个已然支离破碎的家庭来说太晚了吧”,甚至说“这个家早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7。
以上译例说明,由于对“信达雅”之“雅”的认识有偏差,我们的一些参赛者实际上是在曲意就雅,舍意求雅,或增意添雅。马悦然先生最近指出:“翻译家是匠人,他们属于一种翻译匠人同业公会,不准粗心大意的,什么都不准删掉,什么都不准加上去,什么都不准‘改善’”8。我们在首届大赛的译文评析中也曾提醒过参赛者:英国学者德莱顿曾把翻译比作“戴着脚镣走钢丝”,国内有学者曾把翻译比作“戴着镣铐跳舞”。借用这个比喻,我们希望青年译者对自己的翻译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遵守“行规”,甘戴镣铐,又要力争展现出优美的舞姿。这种“优美的舞姿”就是我们侧重的亦信亦达的“雅”。
对译者而言,“肚子里有太多的文词”本是好事,使用时掌握好火候就行了。但须指出,上例中的“泛滥成灾”和“有史以来”之类是属于过火,但“宛若星河”和“拾级而坐”之类却属于误译。星河指银河(galaxy),而原文是把阳光比作河流(river)。“拾级而坐”这个中文措辞不仅“不雅”,而且是“妄词”,因为其字面意思只能是“逐阶逐阶地坐”,而原文 sat down on the step 字面上绝无此意,规范的汉语也无“拾级而坐”之说法。译者本想求译文之“雅”,结果却与原文“义不雅合”9,有悖于“字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10之古训。由此可见,译文要雅,前提是要做到“不妄”;对青年译者来说,要做到雅而不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大量阅读中外名著,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修养和文学鉴赏水平,从而逐渐达到余光中先生对译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对原文体贴入微,对母语运用自如11。
说到对原文的“体贴”,部分参赛译文对原文的确体贴不够。例如有些译者似乎就想不明白:无形的“生活”怎么能被塞进车库?无态的“记忆”怎么能和家具堆在一起?于是把 Thirty years of the
family’s life 翻译成了“积攒了三十多年的家当”“用了三十年的生活用品”“三十年家庭生活中朝夕相伴的物件”,甚至“象征着他们三十年婚姻生活轨迹的物品”;把 boxes, furniture, and memories 翻译成了“箱子、家具和照片”“箱子、家具和诸多家庭用品”“箱子、家具和承载记忆的物件”,甚至“箱箧散乱,家具堆积,扰乱了回忆”。
其实,这次大赛原文虽出自美国大学低年级学生之手,但却是一篇精巧的纪实抒情散文,看似行文平淡,但却出手不凡,在描写景物、刻画心境和抒发感情方面都颇为考究,隐喻、明喻、拟人、类比以及动静结合、虚实交错等修辞手法都用得非常娴熟,这也是该文能入选英文写作课本的原因。作为译者,应该体会到上述二例用的是以虚写实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句中的“生活”和“记忆”在其语境中虽显得抽象或虚幻,但却是作者故意留给读者去填补的空白,因为对 30年的“生活”和“记忆”,从锅碗瓢盆到喜怒哀乐,从前廊后院到湖畔林间,无论她怎样实写,也填不满读者心灵的空间,于是虚笔留白,让读者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经验去想象,去填充,从而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可译文把“生活”和“记忆”实化成具体的物品,等于剥夺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此可谓鸠摩罗什所批评的“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12。参赛译文中类似的情况还有,某些译者同样不明白阳光何以能“挤入”窗户,何以能“穿透”记忆,于是把 pushing its way through 译成“透过”或“射进”,把 penetrate 译成“照亮”或“照到”。殊不知这就近乎于把“春风又绿江南岸”改成“春风又到江南岸”,使原文鲜明的动感减色不少,使作者借写景而抒发的感情也淡了几分。此可谓译文之不及,或曰“不达”。
评委会赛前估计,此次参赛原文是美国大学低年级学生的习作,参赛者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会有偏差,问题可能主要集中于上文所谈及的对原文风格的描摹和再现。但后来从参赛译文看,参赛者对原文的理解还是有几处大相径庭。首先是对篇名 Limbo 的理解,许多译者似乎是未读全文就开始翻译篇名,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该词的神学意义,结果没注意到正文中 limbo 一词的首字母并未大写,因而忽略了这个词的引申意义。入围终评的百份译文总共用了90种篇名,篇名少则一字,多则九字,除含“地狱”字样的篇名外,还有《囧》《间》《空》《飘》《临泊》《旧物》《渡蹇》《煎熬》《冷宫》《弃室》《深渊》《夹缝》《彷徨》《徊惶》《缝隙》《浑噩》《真空期》《迷失域》《弥留之际》《死水微澜》《时光的角落》《迷失的路口》《意踟蹰记略》和《迷茫在灵魂的歇脚处》等等。可以说这些译名都有“用巧而背源”之嫌,未能传达原文篇名 Limbo的寓意。其实,原文首段末句就是一个点题之句,作者在此句中明确告诉读者,篇名
Limbo 指的是“limbo between the life just passed and the one to come”。另外,选收这篇文章的课本在该课生词表中只把 limbo 解释为“an intermediate place or state; a region or condition of
oblivion or neglect”,而且课文后的思考题第1题就是“Why is the title of this essay ‘Limbo’? Between which two stages
of life is the writer?”。这些都说明作者用 Limbo 做篇名是取该词的引申义,因此读这篇课文的美国学生都明白作者是在记叙她人生中一个特殊过渡时段之所见所思。所以我们认为,翻译 Limbo 这个篇名不宜纠结于该词的神学意义。
另一个在理解上分歧较明显的地方在于原文第5段第2句“Scrawled like graffiti on the walls of dilapidated buildings
were the words ‘Salvation Army’”。由于此句是倒装句(以便与后文句首的
Those words 衔接),加之作者因文化默契而省略了 Scrawled 这个动词表方位的状语,于是有参赛者把句中表类比的方式状语当成了方位状语,结果就出现了“这破屋几面墙上潦草地涂鸦着两个单词——Salvation Army(救世军)”“旧壁上方有草书‘救世军’三个字”或“残壁之上有书草曰‘救世军’”等译文。其实,即便不了解美国人搬家时多会把用不着的物品捐给慈善组织这种文化现象,只消注意到
buildings 是复数,也不会把 dilapidated
building 理解成“这破屋”,从而想到那些字应该是写在纸箱上。
参赛者应该都有体会,全文末句中的 the cryptic
silence of parting lives 从理解和表达来说都是难点,所以许多译者在此都有用巧之嫌,如:“说不清道不明的沉寂生活”“静的令人恐惧的别离的日子”“别离生活的沉寂与苦痛”“被静谧吞噬的离别生活”,甚至“后而远之幽幽”“离别之玄然凄寂”以及“迢迢遥遥去别离之孤寂”等等。其实,要明白
cryptic silence 的意思,首先应明确 parting lives 的所指。lives 是
life 的复数(life = a living
being, especially a person),此处指该家庭的成员;parting 作为形容词,在此包含了 departing 和
separating 双重意思,departing 暗示家庭成员眼下将各奔东西的严酷现实,
separating 则暗示家庭成员(尤指作者的父母)此前貌合神离的尴尬状态。明确了 parting lives 的所指,cryptic silence 就容易理解了,那就是家庭成员之间因隔阂而产生的相互间的缄默(silence),而作者认为这种缄默 cryptic(难以言表,说不清道不明),故有
cryptic silence 这一表达。参考译文“貌合神离的家人间那种莫名的沉默”虽嫌拙朴,但因遵循了“字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的原则,中文读者至少可从中知道原文的意思。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在有限的篇幅中多谈不足是为了参赛者进步得更快,因为中国译坛的确在等着你们。可喜的是,参赛者的追求和主办者的理念一致,相信从今天的参赛者中一定能涌现出明日的译坛之星。
1、参见钱锺书《管锥编》(补订重排本第3册),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25页。 2、参见《鲁迅和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载《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74页。
3、参见《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54、367、413、298页。 4、参见王力《古代汉语》(四卷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26、1194、945页。 5、参见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56-160页。
6、参见《中国翻译》2001年第3期,第73页。 7、本文所举译例均引自入围最终评审的百篇参赛译稿。 8、参见《诗人是可怕的翻译家——马悦然谈翻译》,载《书屋》2014年第 2期,第66、67页。 9、隋代高僧彦琮在其《辩正论》中认为佛经翻译本该“辩不虚起,义应雅合”。 10、语出彦琮《辩正论》,见《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页中栏。 11、参见《余光中谈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72页。 12、参见《为僧睿论西方辞体》,载《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2页。 |
|微社区|手机版|Archiver|英语口译 ( 渝ICP备10012431号-2 )
GMT+8, 2014-10-23 13:58 , Processed in 0.09912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